• 18101356596

微信扫码

各院校资料

联系我们

  • 01057279732
  • 传真 :
  • 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海泰大厦
2022年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戏曲学戏曲史论考研分析、参考书解析
发布时间 : 2021-04-26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剧戏曲学考研

戏曲方向戏曲史论

之前为大家介绍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学硕专业一611艺术概论、专硕专业专业一711艺术概论的考试内容和参考书。在未来的日子里,小编会为大家详细讲解每个专业的专业特性、初试内容、参考书以及学习资料。报考艺研院的同学们可以持续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今天小编要为大家介绍的是戏剧与影视学中,戏剧戏曲学戏曲方向的专业二科目——戏曲史论。


戏曲研究所

戏曲研究所前身为1951年4月3日成立的中国戏曲研究院的理论研究部门。1955年,中国戏曲研究院所属剧团、学校分别独立,成立中国京剧院、评剧院和中国戏曲学校,研究院成为理论学术研究专门单位。1959年中国戏曲学院成立, 1961年中国戏曲研究院归属中国戏曲学院,成为戏曲研究所,郭汉城任所长。1964年恢复中国戏曲研究院建制。1976年文化部筹建文学艺术研究所,调集原中国戏曲研究院部分人员组成戏曲研究室。1979年组建为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1980年改称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首任所长郭汉城,副所长马远、俞琳;二任所长苏国荣,副所长余从、陈义敏、廖奔;三任所长余从,副所长王安魁、刘沪生、黄在敏;四任所长王安魁,五任所长刘祯。六任代所长贾志刚,副所长刘文峰、王馗、曹景华,所长助理王建民。

  戏曲研究所是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首批博士学位授予点,建所以来,集中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戏曲研究专家,如张庚、郭汉城、傅惜华、黄芝岗、戴不凡、沈达人、何为、余从、刘念兹、龚和德、傅晓航、颜长珂、黄克保、萧晴、傅雪漪、苏国荣、吴乾浩、涂沛、薛若琳、王安魁、周育德、刘荫柏、孙崇涛、吴毓华、黄在敏、谭志湘、栾冠桦、张树英、张民、徐城北、廖奔等。

  该所组织和承担了多项国家艺术学科重点科研项目,编撰出版了《中国戏曲志》、《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通论》、《戏曲史论丛书》等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戏曲专著。出版的个人学术著作达100多种,其中不少获得国家、部级和院级奖励。2001年5月,由该所具体负责申报的昆曲艺术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该所近年已经结项完成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有《中国近现代戏曲史》、《全国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昆曲艺术大典》、《京剧艺术大典》、《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等。

  目前,戏曲研究所设昆曲艺术研究中心、京剧艺术研究中心和《戏曲研究》编辑部、办公室,在职人员20人。


戏曲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间歌、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考试科目

①思想政治理论
②英语一或俄语或日语
③611艺术概论
④戏曲史论

科目介绍

611艺术概论

611艺术概论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型硕士(除文艺学专业)的考试科目一。611艺术概论的考察重点是艺术学理论,往年真题有反复出现的情况。近几年的常考艺术代表人物、艺术作品、艺术观念等知识点。简答题考察对比或特点居多,涉及到艺术史中的代表性艺术观念,艺术思想。论述题考察艺术概论书中的目录比较多,还有就是结合艺术史或者现当代的艺术来解答。总体要求是较全面地掌握艺术本质、艺术发展、艺术种类、艺术创造、艺术作品、艺术接受等艺术基础理论知识和有关常识,并能较熟练地运用本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人类艺术生存、艺术活动、艺术生产、艺术审美等方面的现象和问题。

611艺术概论的答题思路基本上就是概念+例子+分析+观点+总结。

另外字数也有要求,名词解释要求一个150-300字,简答题要求400-800字,论述题800-1200字。


戏曲史论

通过分析近年来研究院的题目,研究院对戏曲史论的考察范围主要集中于:中国戏曲史、戏曲理论以及戏曲作品分析这几个部分。

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做一做参考书里的课后习题,还有理念的真题。另外除了书本题目的练习,同学们一定要多多积累论文的阅读量,如果有时间的话,还要关注一下外文期刊和外文著作,这些内容不仅可以提高初试的答题水平,也是复试的时候导师们都关心的部分。



参考书目

一、必读书目
1、《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14年版
2、《中国戏曲通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年版 郭汉城、张 庚
3、《戏曲意象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年版 沈达人
4、《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版 上海艺术研究所 / 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

二、阅读书目

1、《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版 安 葵

2、《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周贻白
3、《南戏新证》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年版 刘念兹
4、《元代杂剧史》 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刘荫柏
5、《明清传奇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 郭英德

三、考研资料  才思考研考博·中国艺术研究院教研组编

1、《中国戏曲史简要》

2、《中国戏剧史论》
3、《京剧史》
4、《京剧理论》
5、《戏曲经典剧目赏析》
6、《必读及文献》
7、《中国戏曲知识大全》


必读书目

《中国戏曲通史》
中国戏剧出版社2014年版

图片

郭汉城、张庚这套书是我国古代戏曲历史的专著,从戏曲的起源与形成起,到清代的地方戏勃兴止,大致结束在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解体的鸦片战争前后。这套书共四编:第一编,戏曲的起源与形成;第二编,北杂剧与南戏;第三编,昆山腔与弋阳诸腔戏;第四编,清代地方戏。这套书是学习戏曲史的必读书籍。

《中国戏曲通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年版 郭汉城、张 庚

图片

这本书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系统、完整的戏曲理论论著,不仅在当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即使对当下以及未来的戏曲舞台实践也都仍然可以发挥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全书十一章,对戏曲的历史、现状与未来;对戏曲的文学、音乐、表演、导演及舞台美术、剧目生产等各个艺术环节,都进行了全面细致的阐述,并且各个部分都蕴含着整体的内在联系。这本书是最为重要戏曲理论参考书。

《戏曲意象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年版 沈达人

图片

这本书戏曲美学的重要著作,也是提升答题深度的关键。全书从戏剧形象构成的不同类型,再现、表现与戏曲的艺术方法,行动的再现性与戏曲的典型、典型化,动作的表现性与戏曲人物和戏曲环境的意象化,戏曲的抒情性等五个方面研究戏曲意象,比较完整地构成了戏曲意象创造的系统,是一本能代表“前海戏曲研究”成就的著作之一。

《中国戏曲曲艺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版 上海艺术研究所 / 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

图片

这本书作为熟悉戏曲基础知识有很好的帮助,用于应对名词解释是在合适不过了。 

考研资料

www.caisiwall.com


中国戏曲史简要

图片

这本资料为大家整理了中国戏曲发展史的主要框架知识点,配有相应时期的基础理论以及名家名作等,相当于一本知识总览,帮助大家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


中国戏剧史论

图片

这本资料我们按照时间顺序对中国戏剧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在上一本事件脉络的基础上,重点对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以及重要理论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京剧史

图片

京剧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的多种艺术元素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京剧起源于徽州,形成于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间,1917年以来,京剧优秀演员大量涌现,呈现出流派纷呈的繁盛局面。这本资料我们将京剧发展史按照时间线,对每个时期的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都做了详细的介绍。


京剧理论

图片

京剧是对中国戏曲影响最大的一个戏曲剧种,这本资料我们把有关京剧的重要知识点做了重点概述、简要整理,为大家从文学、表演、音乐、舞蹈等方面全面的做了讲解,是我们在答题时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部分。

《戏曲经典剧目赏析》

图片

戏曲史上有非常多的优秀剧目、经典剧目,艺研院对于戏曲史论的考察,也会考到戏曲剧目分析的题目,所以这一本为大家整理了大量经典剧目的分析及额度,希望可以对同学们的作品分析题有帮助。


《必读及文献》

图片

学习戏曲史论,不光是书本上的历史和理论,也要关注到与戏曲相关的文献,大家需要通过文献阅读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发散自己的研究思维,而且文献内容本身也可以作为我们答题的论据,同时也是我们复试面试是的重要谈资。

《中国戏曲知识大全》

图片

这一本资料是根据历年来艺研院对于戏曲史论的考察重点,编写的一本最全面、最常考、最重要的知识大全,我们把每一种题型,每一个章节的重要知识点、考点考法、历年真题等做了非常全面的整理,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轻松应对考题。

方向及导师


01戏曲史与剧种表演史——王馗

 戏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昆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第三届青联委员。2002年获得中山大学文学博士学位,进入文化部艺术司工作;2003年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5年受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历任戏曲研究所昆曲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傩戏学研究会副秘书长等。出版专著《偶戏》、《佛教香花:历史变迁中的宗教艺术与地方社会》、《鬼节超度与劝善目连》、《孤山的文人影像——三百年小青热辑事论稿》、《粤剧》、《解行集》、《梅州客家佛教香花音乐研究》(第二作者)、《京剧历史文献汇编(清代卷续编)•行会文书》(文献整理)等,发表论文、评论四十余篇。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梨园行会与中国戏曲衍生规律——古代梨园会馆碑刻文献整理与研究》(08CB61)等;参与主持中央音乐学院“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中国佛教音乐文化大典》,并担任编委;参与中国艺术研究院《昆曲艺术大典》、《昆曲舞台表演文献整理丛刊》等重大集体项目。研究领域以古典戏曲史为基础,兼涉宗教、民俗等学科领域,逐渐形成田野调查与历史考证、古典文献与艺术评论、戏曲艺术与民间社会相结合的研究思路,目前致力于客家佛教史、戏曲表演体系课题的研究。近年来广泛参与政协全国京昆室、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保护工作,为中国粤剧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撰写申报文本,为昆曲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履约报告撰写文本等。2008年率领梅州佛教香花表演团赴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学术演出,并作专题报告。


02中国戏曲史——1刘祯

文学博士,1963年出生于内蒙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梅兰芳纪念馆副馆长,兼任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副会长等。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东南大学、上海大学等兼职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国民间目连文化》(1999年获首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勾栏人生》(该书系国家“九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华夏审美风尚史”之第七卷, 2001年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民间戏剧与戏曲史学论》、《戏曲学论》、《昆曲与文人文化》(与人合作)、《北京戏剧通史  辽金元卷》(本卷主编主撰)等,主编《东方戏剧论文集》《中国戏曲理论的本体与回归》《地方戏昆腔论集》《北方昆曲论集》等近20部。发表论文评论二百余篇,论文曾于1997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第四届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现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重大课题《昆曲艺术大典》副总主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重点课题《昆曲口述史》。2009年6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昆曲优秀理论研究人员”荣誉。


03中国戏曲史——2毛小雨

河南开封人。1981年起,先后就读于郑州大学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学位。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编著出版有:《胡连翠导演艺术》、《中国戏曲脸谱艺术》(获国家级最高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和国家图书奖提名)。论著有:《虚幻与现实之间:元杂剧“神佛道化”戏论稿》,《前海剧说》。译著有:《漫画汉英语言精华——唐宋诗》、《漫画汉英语言精华——唐宋词》、《商代文明》、《空军战士》、《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等。1996—1997年度作为中印两国双边文化交流项目的访问学者赴印度普那大学学习,对印度艺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出版《印度雕塑》、《印度壁画》、《印度艺术》等专著和摄影作品《印度建筑艺术》、《中国人眼中的印度》。获奖情况:《元杂剧中佛教戏研究》,获中国艺术研究院中青年论文评奖二等奖;《现代戏的文化心理选择》,获田汉戏剧奖;《艺术的青春探索之旅》,获梅兰芳诞辰100周年征文奖,印度视觉媒体协会2005年度杰出成就奖,2012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科研成果奖,2013年获第六届王国维戏曲论文奖。任国家重点项目《中国近代戏曲史》文学分支主编。主持国家课题《粤剧神功戏与岭南民间信仰》。从2003年起,先后在金台艺术馆、宋庆龄故居、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广东美术馆,香港理工大学,成都艺术中心,印度驻上海总领事馆,复旦大学、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和印度AIFACS(全印美术及工艺工艺协会)展览馆进行个人摄影展览。


04戏曲舞台批评与研究——孔培培


05戏曲表演创作与研究——刘静

研究员、研究生导师。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获得意大利授予的“罗马之泉”奖。主要从事戏剧艺术创作和戏曲表演艺术研究。1985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同年在北方昆曲剧院担任主要演员,一直活跃在国内外的舞台上,并多次受邀赴美国、意大利、瑞典、俄罗斯、芬兰、日本、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演出,并举办“中国传统艺术”系列讲座。1995年,成功地举办了《刘静戏剧专场》演出。同年,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1996年被意大利文化中心授予“罗马之泉”奖。2002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获文史硕士学位。同年,受聘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至今。近年来,撰写出版《幽兰飘香》、《韩世昌与北方昆曲》二部专著。作为国家重点课题《昆曲艺术大典》的成员完成《表演卷》部分的撰写工作,同时承担文化部重点课题《中国昆曲艺术》的撰写工作。作为副主编,编辑出版丝绸版《中国昆曲图鉴》。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曾多次受邀在国家大剧院、首都图书馆、香港大学、北京大学等举办中国戏曲赏析系列讲座。


06戏曲创作与演出研究——谢拥军

女,研究员,京剧研究中心副主任,《戏曲研究》编辑部副主编,国家重大课题《昆曲艺术大典》“文学剧目典”副主编。198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5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师从著名学者王安葵研究员,获文学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师从著名学者郭英德教授,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明清戏曲史论、20世纪戏曲史论、戏曲教育、戏曲文献学等方面的研究。著有《傅惜华古典戏曲提要笺证》(2010年)、《<牡丹亭>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2008年)、《昆曲与文人文化》(合著,2005年)、《中国戏曲史》(合著,1998年)等著作。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戏剧艺术》、《学术研究》、《艺术百家》等刊物发表《诗,田汉戏剧创作的审美中介》、《汤显祖剧作审美论》、《昆曲与文人趣味》、《杜丽娘的情梦与明清女性情爱教育》等论文,参与完成《全国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昆曲艺术大典》、《中国近代戏曲论著集成》等集体课题,调查报告《闽南地区戏曲剧种剧团现状调查报告》获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优秀科研成果奖文献三等奖、论文《杜丽娘的自然感发与明清女性情感教育》获第23届田汉戏剧奖论文奖一等奖,著作《昆曲与文人文化》获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提名奖。


07戏曲剧种研究——王学锋


08现代戏曲史、戏曲批评——孙红侠

女,1975年生,辽宁沈阳人,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近年来参与 “京剧艺术大典”、“当代昆曲导演艺术论”、“近代戏曲史”、“路头戏现状及价值实现”、“京剧教育史”、“成兆才评剧创作的影视剧改编研究”等多项国家级、省级与地方项目、课题研究。2013年度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戏曲文化产业化:思路、困境与对策调查研究》(13CB085)。近五年出版的主要专著:《剧种变迁中的二人转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文化丛书——民间戏曲》(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王瑶卿评传》(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二人转戏俗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13年),《伶人逸事》(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年)。在《戏曲艺术》、《中国戏剧》、《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戏曲研究》、等刊发表学术论文及评论文章数十余篇。


09戏曲研究与戏曲批评——李小菊

女,1973年生,河南南阳人,博士学位,副研究员。2003年博士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古籍整理与研究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工作,副研究员,中国戏曲学会秘书, 《中华戏曲》编辑部副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戏曲和小说研究。主要专著有:《叙述者与吟咏者——明代历史演义中的诗词曲赋研究》,《论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的戏曲理论史意义》、《论〈隋唐两朝志传〉中的诗词曲赋》、《论明清章回小说开头模式及成因》、《叙述者与吟咏者——论历史演义与咏史诗》、《论〈红楼梦〉开头艺术》、《〈豆棚闲话〉的叙事学研究》、《20世纪中国古代章回小说文体研究述评》等。目前正参与院重点课题《昆曲艺术大典》的编纂工作,主要负责明代昆曲历史理论部分。


10戏曲文献与戏曲批评研究——李志远


11戏曲批评——张之薇

上一条:2022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设计专业笔试(专硕)参考书解析

下一条:北京师范大学数字媒体艺术方向考研考试科目解析、真题解读、参考书目及辅导资料解析、导师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