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101356596

微信扫码

各院校资料

联系我们

  • 01057279732
  • 传真 :
  • 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中路海泰大厦
2021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论述题中,关系题应该怎么答?看历年真题解析~
发布时间 : 2020-09-16

2021年中国艺术研究院考研论述题中,关系题应该怎么答?看历年真题解析~

资料购买链接:中国艺术研究院611艺术概论考研真题资料

【才思考研】

不知不觉考研的征程已经来到了强化阶段 ,为了让小伙伴们能够有更好的状态进入冲刺阶段。 那小编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艺术概论的题 该怎么构思?怎么论证?怎么完善?

下面就跟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再现与表现(本质论、作品论)解析

一、考频分析

这道题往年考的频率是非常高的,比如在2016年考了论述;2017、2014年则以简答的形式进行考察。

虽然有的是没有直接考,但是知识点是会涉及到的,所以还是请小伙伴们好好整理这道题。

二、思路分析

拿到题目的时候首先分析题目是属于什么类型,这道题是典型的关系题,那么关系题又会分为:

1.相互影响的关系:

分为A对B;B对A这两个方面来答(注意两者占比均衡)

2.两者的异同关系:

分别是联系是什么;区别是什么这两个方面来答(注意两者占比均衡)

三、具体思路提纲

第一段:再现与表现的定义解释

第二、三、四段:分别从以下三个角度论述

1.艺术创作——表现主导

2.艺术鉴赏——再现主导

3.艺术作品——统一相融

最后一段:总结

答题范例

再现与表现在整个艺术活动中是始终贯穿的,具体而言,在创作活动中:再现的是客观世界的现实美,表现的是主观世界的艺术美;在鉴赏活动中:再现的是艺术作品,表现的是审美情感;而就艺术作品本身而言,就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体的。

所谓“再现”,是艺术家在其艺术作品中对他所认识的客观对象或社会生活的具体描绘,创作手法上偏重于写实,追求感性形式的完美和现象的真实;在创作中倾向于认识客体,模仿现实。其特点是感性的现实和冷静的理智在创作中起主导作用,观察缜密,技法严格,细节真实。在艺术本质论上,持“再现说”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美是生活”。以西方托尔斯泰为现实主义的文艺术批判家,往往侧重于使用现实或写实的创作手法。

所谓“表现”,是指艺术家运用艺术表现手段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理想地、情感地表现对象或抛弃具体物象,追求超感觉的内容和观念;在创作倾向上,则侧重于表现主体意识,直抒胸怀。其特点具有震撼人心、高度概括、不求形似等。在艺术本质论上,持“表现说”的克罗齐认为“艺术即直觉”。以唐代李白的诗为代表的往往侧重于使用表现或写意的创作手法。因此,这种手法往往被浪漫主义艺术创作所青睐。

一、艺术创作中表现与再现的统一

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将客观社会生活中的人物和事物通过艺术创作再现在艺术作品中。其实,再现的对象除了艺术家之外的客观社会生活,也应当包括艺术家本人的审美情感。因此,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再现客观世界的时候往往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例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曹雪芹的红楼梦》等现实主义艺术家们,不仅再现了他那个时代的客观现实生活并深刻地揭露、批判社会的丑陋现象,同时也再现了他自己的人生道路和早年的生活。正视真实的社会现实,客观地反映社会,。现实主义艺术家的艺术创作,给我们留下了一批经典之作,

与此同时,艺术家在创造中表现了对客观社会生活的思考与评价、愿望与情感,它总是侧重于表达主观层面的思想感情及对于社会生活的人生判断。贝多芬创作的《热情奏鸣曲》,表现的是艺术家本人如同“火山爆发”般炽热的激情,同时也抒发着人类战胜黑暗、追求光明的勇气和决心。除了情感的的表现外,艺术作品的表现还含对社会生活的思考、评价与理想的表达。徐悲鸿《愚公移山》整幅画作以移公移山的坚韧不拔和乐观进取的心态,传达出画家自身对理想的坚定不移的追求和必胜的信心。

二、艺术作品中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无论是中方还是西方,优秀艺术作品的“再现”与“表现”,都不是截然分割、泾渭分明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呈现,密不可分。在绘画艺术中,如齐白石的《虾》、梵高的《向日葵》;在园林艺术中,如苏州的江南园林、巴哈伊的空中花园;在雕塑艺术中,张泥人的说倡俑、米开朗基的大卫;在文学艺术中,鲁迅的《阿Q》、司汤达的《红与黑》等等。在众多艺术门类中都具体而生动地体现了再现与表现是主客观的统一体。

艺术作创作离不开客观现实,也离不开主观情思,是客观现实和主观情思的统一。再现艺术是以再现生活为主,它同样需要同时需要艺术家主观因素的参与,需要融入主观的情感、理想,表达作者的思想情趣。例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正是法西斯对格尔尼卡轰炸这一客观的基础上创作出来;反之,如果没有毕加索对这事件所产生的情感共鸣,也就没有引起世人共鸣的《格尔尼卡》。

因此,只有将客观现实与主观情感相统一、表现与再现相融合,才会有令人感动的并具有真善美的艺术作品。但,两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

三、艺术鉴赏中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从上述的创作过程与作品本身可以看出:再现侧重强调客观现实之真,表现强调主观情感之真。表现艺术是以表现思想情感为主,但其思想情感是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生成的,不是纯粹的主观表现。因此在鉴赏活动中再现与表现依旧存在,这是由于鉴赏者是在艺术作品的基础进行鉴赏活动。是再现艺术作品这一客观事物,并通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从而尽可能地接近、达到艺术家的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而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又渗了鉴赏者的主观情感即为审美再创造,亦表现鉴赏者的审美趣味。正如我们在鉴赏罗中立的《父亲》时,首先印入眼帘的是普通农民形象的“父亲”,给我们的直觉是震撼。在我们体验、凝思作品时其实我们自己的情感也在参与,体味、想象、理解等一系列的心理功能进行审美再创造,从而无限接近艺术家所传达的情感。

如何完美的做到再现与表现融合为一,对于再现与表现两者的关系,我国清代文艺理论家刘熙载曾说,艺术家应当做到咏物(再现)与咏怀(表现)的统一,这就要求艺术家应该力求做到亲知亲见、体物入微、物我无间。艺术家对所描写的生活,必须有亲身经历、亲身感受,而且要有情感体验、情感交流,做到物我无间,以至于物我同一,只有这样,才能在创作中把握再现与表现,在作品中体现再现与表现。从而让鉴赏者在鉴赏中与作品、作家对话。尽管,再现与表现在具体的研究中是可以晢时分开,以一方为重点侧重研究。但归根到底,在整个艺术活动中再现与表现是有机融合的:再现中有表现,表现中有再现。

想学习更多关于艺术概论的答题技巧,欢迎来到才思考研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概论·强·化·课·程!

才思·考研祝您考研顺利!在这里,我们可以让你有更高的效率,可以让你一次圆梦,可以让你的人生没有遗憾,才思欢迎你!

上一条:第一讲

下一条:2021年新疆艺术学院影视艺术研究931电影理论考研详细解析